top of page
魏伶軒網站主視覺尺寸_工作區域 1 (1).jpg

PA?K 公園的重組想像/

The Renovation Plan for Chiang Kai-Shek Memorial Hall Park

⊹˚

空間再現中意識到自由的可貴與思辯的重要性,保持擁有
的清醒,由民眾一起參與這塊都市核心,由下而上且緩慢的民主轉型

⊹˚

文化資產

⊹˚

都市公園計畫 / 古蹟增建 / 轉型正義

⊹˚

中正紀念堂

中正紀念堂將成為一個還給市民的都市公園! 推進中正區復興及發展,在地緣中的歷史背景下實現人民共決的歷史體驗空間,將社區規劃的推動據點置入都市人民的活動中心 - 都市公園裡。

 

以「回歸人民日常」使用為核心,直接與間接的交流與展示將發生於場域的各個角落,保留原始中正紀念堂使用性質的一部分,空間中延伸出新設歷史體驗館,下放展出決策至人民手中,觀展路徑中的反思及回應行為,鼓勵人民保持自由思辨與對現今自身所擁有權力的清醒態度。規劃及行為模式的改變將承接過去歷史傷痛的教訓、觀點, 至今的包容再延伸至整個中正區甚至台北市的未來發展,推動他。

 

社會與都市已改變,過去革命中所得的自由如此重要! 

 

對於「中正紀念堂」場域的期待將會是以都市公園,回歸向人民展以開放的姿態,以基地周邊都市紋理的疊加,去破除原始規整且接近以陵墓紀念性質導向的園區規劃。 或許運動、集會、教育與休閒等等的空間是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,發生於不同時段不同時節,他們需要不同形式的應對, 形塑出一個自由度更高的「舞台」群落來承接使用模式的改變。

 

在場域中動線的視角轉變及體驗的路徑多做著墨,大台階上租用工作室空間的新置入,在對過去歷史的尊重之下保留原始堂體周邊「皇帝式大台階朝聖路徑」的同時,將原本的小教室開放出來,一面以增添藝文、觀覽的理由 以弱化原意中的尊崇之感。 人們在接收與傳達的種種交流中,「刺激」將有助於意識個體活著與屬自由自身的存在。

B11013120 魏伶軒.jpg

WEI, LING - SYUAN 魏伶軒

▷ 如果有機會,想要和誰交換一整天的時間?

____

小鳥(我要去看蔣公的頭頂)

▷ 這次的設計將如何呼應過去、適應現在、結合未來?

____

閱讀我的設計

2025_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展覽   NTUST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. THESIS EXHIBITION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