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NEXT SHELL
關鍵字 - 社會服務 / 公共建築 / 住宅 / 新建
基地位置 -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53號
本案啟發自無殼蝸牛運動,建築形式為對應此運動而生之社會住宅。因應基地環境而生之策略,為配置對應基地西側境界線之住宅。社會住宅有其公共用途,與其將他與住宅整合,不如將公共空間分離配置。公共空間具有開放性,單獨設計公共空間可呼應設計主題,以殼為意象塑造建築整體。開放空間,繼續延伸螺旋意象景觀配置,留設景觀廊道作為主要入口使用。

關於創作者 >>
Rabongan 陳柏暄
Q1 <在設計過程中,你是如何處理時間壓力和挑戰的?>
上課畫筆記本整理想法,回家再畫電腦圖,定期練鼓、桌遊,有間斷的作業
Q2 <你覺得哪些元素,幫助你的在設計的「白紙」揮灑創作?>
爵士鼓10%、桌遊10%、舊作品30%、蝸牛殼50%

我是 INTP! 我都...
倦怠就做別的事,安排做事進度,進度的前後調整空間為兩天避免突發事件,鎖定主題後從頭到尾都以靈感中心為主延伸進行設計,無殼蝸牛->殼->生長型態->螺旋->曲線
bottom of page